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朝气蓬勃的2025级新同学。学院以“赤诚铸魂,忧乐砺行,问道求是”的院训为精神帆樯,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为温暖港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学科特色和人文温度的迎新活动,全面展现了全院师生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特色活动暖人心,院训精神启新程
在报到入口处,一面精心设计的“新生签名墙”格外引人注目。新同学们纷纷执笔,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许下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许。这一笔一划,不仅是个人身份的确认,更象征着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学院发展、将青春奋斗汇入时代洪流的庄严承诺,寓意着在院训的引领下扬帆起航。
学院大厅内设立的“教授咨询台”成为了迎新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法学专业负责人曹海晶教授和思政专业负责人陈华洲教授坐镇咨询台前,与新生和家长们进行“零距离”交流。他们就专业学习、生涯规划、大学适应等问题提供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消除了新生们的诸多疑虑。这一举措不仅传递了学院的学术温度,彰显了立德树人的初心,更在新生入校之初就为他们播下了追求真理、热爱专业的种子。
志愿风采显担当,温情服务筑港湾
在整个迎新过程中,一支充满活力、训练有素的学生志愿者队伍构成了最动人的温情线。他们由友校湖南理工学院的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和我院新生志愿者组成,他们身着醒目的红色服装,忙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经统计,我院共有42名同学投身迎新志愿活动,占到新生总人数的19.3%。
从校门指引、行李搬运,到报到流程讲解、宿舍安置,志愿者们用真诚的笑容和汗水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我不再是校园里的‘旁观者’,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校园的建设。”志愿者们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新生们深切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友爱,为他们安心开启新生活筑起了坚实的“温情港”。
全院上下一盘棋,同心共绘新画卷
本次迎新工作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学院迎新工作动员大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先明,党委副书记戴文慧(专职)亲临指导。迎新过程中,学院班子成员全程参与、精心指导,行政办公室、各教研室、学生工作组通力协作,确保了迎新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行。从环境布置到物资准备,从流程优化到应急保障,每一个细节都凝结着全体教职工的热情与心血。
这场迎新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接待工作,更是一堂生动的“入学教育课”。它向2025级新同学们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严谨的治学态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据悉,截至9月7日16:00,全院217名新生全部报到入学。
以院训为帆,指引方向;以温情为港,抚慰心灵。相信2025级新同学们必将在这片沃土上,汲取理论智慧,锤炼过硬本领,砥砺品德修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文/尹颜悦 图/陈佳馨 石莘怡 聂亘敏 白欢 胡杨林)